进入7月,京都市的梅雨季节也进入了后半程。京都市内总是挤满了游客,但在梅雨季(6月下旬至7月上旬)和寒冷的2月,游客相对较少。
因为梅雨季节总是下雨,外出观光很不方便。(不过,当祇园祭正式开始时,人潮又会增加…)
那么,这次我将介绍在外国游客中非常受欢迎的“伏见稻荷大社”。
虽然都叫伏见稻荷,但它其实非常广阔,整个稻荷山上建造的神社数量多得惊人。大家在新闻等地方常看到的华丽楼门、本殿和千本鸟居,只是热闹的稻荷大社山脚下的一小部分而已。

然而,真正的伏见稻荷在其前方。
在千本鸟居前方,奥之院之后,是广阔的稻荷山。一圈4公里的稻荷山“巡山”。当你徒步走完这段路时,你将不再是当初跨过第一鸟居的那个你。你之前对伏见稻荷的印象,恐怕会荡然无存。
从轻松的游客到深度的稻荷信仰者,伏见稻荷无论古今都备受欢迎。
在这里,我将分几篇用照片介绍伏见稻荷,但正如“百闻不如一见”所说,请务必亲自前往,体验伏见稻荷那深不可测的力量。
注:本文基于2013年撰写的文章重新编辑而成。使用的照片等包括2013年当时的。
前言
据说,日本有“八百万神”,包括大大小小约9万座“神社”。其中约3万座被称为“稻荷神社”。遍布日本各地的稻荷神社的总本社,就是这座“伏见稻荷大社”。你们的附近肯定也有“Oinari-san”或“Inari Shrine”吧?
伏见稻荷大社供奉的是五谷丰登、生意兴隆、产业振兴等农工商神,据说对家庭平安、交通安全、技艺精进等也有庇佑。
伏见稻荷最初是平安迁都前统治该地区的“秦氏”的祭神,但在平安时代之后,它成为从天皇、贵族到庶民都极受欢迎的神社,如今也以新年初诣者和外国游客众多而闻名。
为什么伏见稻荷大社能成为如此受欢迎的神社?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神社林立?供奉的众多神明之间又是何种关系?
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我们将在伏见稻荷的巡山中一探究竟,这里拥有世界上罕见的景观。
伏见稻荷大社的概况
伏见稻荷大社位于京都市伏见区深草,是稻荷神社的总本社,这一点如前所述。
伏见稻荷大神,俗称“Oinari-san”,坐落在京都・东山36峰南端的稻荷山脚下。稻荷山古时曾被记载为“伊奈利山”。自古以来,深草一带是湿地,但以当地豪族为中心,稻作兴盛起来。据说“稻生り(inenari,意为稻谷成熟)”转变为“Inari”,并被赋予“稻荷”之字。也就是说,稻荷大社的起源,是供奉统治这片土地的有力豪族的土著神和农耕神的神社。
根据文献记载,这些豪族有秦氏、贺茂氏、荷田氏等,这些神社都可以在稻荷山中看到。
伏见稻荷的起源,一般认为是以“宇迦之御魂神”为首的稻荷三神降临的稻荷三ヶ峯(稻荷山山顶附近),秦氏在此建立了神社。
之后,本殿迁至现在的位置,而三ヶ峯则作为“神迹地”受到信仰。
稻荷信仰者为了得到庇佑,会前往海拔233米的稻荷山山顶。绕行稻荷山神迹地一周,被称为“巡山”。在今天看来,这有点像越野跑或登山,而在过去,由于路况更差,可能更像是一种“修行”。
这次,我们将从JR“稻荷”站出发,沿着这条古老的“巡山”路线行走,这条路线可以追溯到平安时代。
下图是稻荷山整体的导览图。图下方的“本殿”为中心的一带是狭义上的“伏见稻荷大社”。其他的“○○社”是代表性的相关神社。
其中有“伏见稻荷大社”的末社和摄社,也有一些完全无关的神社,这一点将在后文中提及。
稻荷山就像是一个这样的神社主题乐园。

那么,我们马上出发吧。
第一篇将介绍从最近的JR稻荷站下车,从第一鸟居进入,并介绍伏见稻荷大社本殿周边。
JR“稻荷”站与京阪“伏见稻荷”站
如果乘坐电车前往伏见稻荷,可以使用JR稻荷站或京阪伏见稻荷站。从京都站出发,乘坐JR奈良线,两站即可到达。单程5分钟,票价140日元。
这是JR“稻荷站”。它位于表参道正对面,过马路就是第一鸟居。

此外,车站旁边有便利店,可以在这里购买食物和饮料。进入稻荷山后,瓶装茶等的价格会因为“山上价”而变贵。

下图是京阪“伏见稻荷”站。它位于另一条参道——神幸道的前方。从大阪方向来的话,可以乘坐特急列车到丹波桥,然后换乘四站即可到达。

伏见稻荷大社的入口不止一个,如果使用京阪伏见稻荷站,则从北侧的参道,即神幸道(北参道)前往。
如果自驾前来,第一鸟居的右侧(南侧)有停车场入口。但是,伏见街道(本町通)是南向北的单行道,所以如果从北侧来,需要南下师团街道或国道24号线,然后东行至龙谷大学前的第一军道,再北上本町通。


第一鸟居
从JR稻荷站下车,正面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朱红色鸟居。这就是伏见稻荷大社的表玄关“第一鸟居”,它面向伏见街道(本町通)。
如前所述,绕行伏见稻荷大社所在的稻荷山一周被称为“巡山”,而这里就是“巡山”的起点。

顺带一提,上面是6年前2013年6月的照片。当时给我的印象是外国游客并不多。

而这张是2019年7月的第一鸟居。虽然是梅雨季节,本以为人会少,但早上9点时已经人满为患。
最近亚洲游客尤其多,日本人反而显得稀疏。近几年,游客的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之后,我们将混合刊登2013年和2019年的照片。对于那些变化不大的地方,我们使用了状况更好的2013年的照片。
第一鸟居与朱红色
下图是从参道看第一鸟居。
全国的稻荷神社以及伏见稻荷大社的鸟居被称为“稻荷鸟居”,鸟居上部,两根柱子和岛木之间有一个圆形的台轮,柱子下部用黑色木板包裹。

伏见稻荷的鸟居,大部分都被染成了朱红色,这是它的标志性颜色。朱红色象征着“生命”和“活力”,被认为是能驱除邪气、招来幸福的颜色。
大部分鸟居都是用“杉木”制作的,伏见稻荷中也有许多神社供奉着“杉木”为神体。
鸟居的表面涂抹了多层“光明丹”(一种用水银和油混合而成的颜料),以防虫和防腐。据说一旦制作并奉献,这座鸟居可以维持其姿态20年,作为人们信仰的见证,矗立在稻荷山上。
下图是2019年的照片,便利店“Daily Yamazaki”的招牌已改为京都风格的颜色。这是京都市景观条例的一部分。

灵魂社 藤尾社 熊野社

伏见稻荷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摄社。
从表参道到楼门之间也有摄社,从右到左分别是“灵魂社”、“藤尾社”、“熊野社”。
“藤尾社”和“熊野社”据说是在伏见稻荷大社之前就供奉在这里的神明。
后面的那栋八角星形的建筑是伏见稻荷大社的会馆“仪式殿”(建于1968年)。
※仪式殿因老化,已于2024年拆除。

表参道与参集殿

从第一鸟居到第二鸟居是一段石板路。远处可以看到第二鸟居和楼门。
以前可以从表参道驾车到参集殿前的停车场,但现在已在南侧设立了专门的车辆通道。

上图是参集殿。这是伏见稻荷大社的住宿设施。这里也举办活动,设有休息区和食堂。
※参集殿因老化,已于2020年拆除。
楼门

沿着表参道前行,就可以看到伏见稻荷的表玄关大门。
这是一座屋顶由桧皮制成、对比强烈的朱红色双层歇山顶式楼门。
这座楼门是由丰臣秀吉在天正17年(1589年)建造的。
统一天下的秀吉在伏见稻荷以南、现在的桃山地区建造了伏见城,城下町因此非常繁荣。
由于伏见城和伏见稻荷距离很近,秀吉对稻荷信仰加深,并祈求母亲大政所的重病痊愈,承诺如果愿望实现,将捐赠一万石。
祈祷后,大政所康复,秀吉履行了捐赠的承诺,对楼门等社殿进行了全面的修复,我们今天所见的楼门就是那时建立的。
之后,楼门在昭和49年(1974年)和平成22年(2010年)进行了修复。楼门前的一对狐狸雕像,嘴里叼着象征神明的宝珠和钥匙。


楼门的左大臣与右大臣


寺院的大门有仁王像,而神社则有两尊大臣像。
面向大门,右侧是张着嘴的“阿”形左大臣(上图),左侧是闭着嘴的“吽”形右大臣。他们也被称为矢大臣。(下图)


这是从境内看楼门。这座采用桃山风格的、充满气势的朱红色大门是京都屈指可数的楼门之一。
外拜殿

穿过楼门,正面看到的就是外拜殿。
伏见稻荷大社的拜殿有内拜殿和外拜殿两座。

内拜殿用于普通参拜,而外拜殿则在2月的节分祭中使用,从这里撒豆子。

这是楼门和外拜殿。外拜殿据说与楼门同期由秀吉建造。
内拜殿

这是内拜殿。
它建于1694年(元禄7年)。
其特点是巨大的朱红色唐破风屋顶,该屋顶于1961年(昭和36年)安装在内拜殿上。类似的唐破风屋顶,在同属伏见区的桃山大手筋的御香宫神社社殿上也有。这也是秀吉喜爱的极彩色唐破风被称为桃山风格的原因。

通往拜殿的石阶两侧,安放着一对狛狐。


仔细看,可以看到菊花纹。这可能与天皇家有联系。在之后的篇章中会提到,稻荷山中的许多神社都有菊花纹。例如,白菊大神是这里主祭神的别名,这让人联想到与伊势大社的联系。
本殿

本殿在应仁之乱中被烧毁后,于1499年(明应8年)重建,是一座桧皮葺屋顶的社殿,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产。
本殿供奉着五位神明,因此采用了五个一间社流造的社殿并排而成的五间社流造。
因此社殿的宽度很宽,而且流造的屋顶前后并不对称,前面比后面长得多。
供奉的是上之社、中之社、下之社三柱,以及田中社、大八嶋社两柱。从左(北)到右依次供奉如下:
最北座 | 田中大神 | たなかのおおかみ | 权太夫大神 田中社 |
北 座 | 佐田彦大神 | さたひこのおおかみ | 青木大神 中之社 |
中央座 | 宇迦之御魂大神 | うかのみたまのおおかみ | 白菊大神 下之社 |
南 座 | 大宫能卖大神 | おおみやめのおおかみ | 末广大神 上之社 |
最南座 | 四大神 | しのおおかみ | 大八嶋大神 大八嶋社 |
※关于四大神,有说是四位不同的神明,也有说是一位神明的说法。
表格最右边的列是神明的别名,这些神明所供奉的神社遍布稻荷山。巡游这些“神迹地”就是“巡山”之旅。
以上五位神明统称为稻荷神。它们没有主祭神之分,五柱地位平等。
因此,社殿才如上所示,分为五间社的相殿。
此外,祭典中使用的神轿也有五座,在稻荷祭中举行的氏子祭中,五个地区的氏子会分别抬着各自负责的神轿,为祭典增添热闹气氛。

本殿旁边设有御朱印受理处和御守等商品的贩卖处。
权殿(gonden)

与本殿供奉相同五柱神明的相殿,用于本殿改建时的临时殿堂。
因此,它不读作“gonden”,而是被称为“karidono”(临时殿堂),或也称作迁殿或若宫。
荷田春满旧宅

在外拜殿和楼门的南侧,有“荷田春满旧宅”。
荷田春满(1669年~1736年)出生于伏见稻荷的神官荷田家。但他没有继承神职,而是致力于古典研究,与贺茂真渊、本居宣长、平田笃胤一同被誉为国学四大家。他的旧宅现在被指定为国家史迹“荷田春满旧宅”。此外,在稻荷山山顶附近,二之峰和三之峰之间的间之峰上,有一座供奉荷田家祖神的荷田社。
东丸社

与“荷田春满旧宅”相邻的是东丸神社。
东丸神社是由伏见稻荷大社的宫司们于明治十六年(1883年)募捐创建的。
许多人慕荷田春满之名而来,祈求学业进步和考试合格。

整齐排列的绘马和千纸鹤。想必它们会带来庇佑吧。能感受到祈求合格的执念。

以上是“伏见稻荷大社”的境内。
穿过本殿后面的这座鸟居,就离开了境内,前往千本鸟居的方向。
有些人只参拜本殿就离开了,但大多数游客都会继续前往千本鸟居再返回。
第一篇到此结束。敬请期待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