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都,京都。这个名字是古朴典雅的日本风情、宁静的寺庙神社以及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魅力的代名词。然而,在其光鲜亮丽的形象背后,一场严峻的“无声危机”正在悄然发生。“京都不适合养育孩子”、“这里不是市民居住的地方”——这种严厉的声音已经响彻云霄,不容忽视。
尤其是在年轻人和有孩子的家庭中,这种声音更为迫切。在市中心,曾经的住宅和社区商店接连改变面貌,酒店和面向游客的设施鳞次栉比。随之而来的地价和租金飞涨,已非年轻一代所能承受。
本文将通过分析2014至2024年度十年间的官方数据,特别是与市内小学生人数相关的五个图表,来印证这些感性的言论。数字有时能雄辩地道出真相。我们将通过数据,揭示京都的教育环境以及有孩子的家庭所面临的、常被忽视的现实。
来源:京都市学校基本调查
1. 惊人事实:十年减少一万名儿童,相当于每年消失一所小学
首先,作为讨论的起点,让我们看看京都全市的小学生总数在这十年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一个图表所呈现的现实比预想的还要严重。
【图表1:京都市小学生总数变化趋势】

2014年度市内小学生人数为68,045人,而到2024年度则锐减至58,488人。这十年间流失的儿童数量高达9,557人,降幅约14%。简单计算,相当于每年平均减少950多名儿童,这等同于每年有一所中等规模的小学完全消失。
年度 | 小学校児童数[人] |
2014 | 68,045 |
2015 | 67,438 |
2016 | 66,922 |
2017 | 66,027 |
2018 | 64,155 |
2019 | 62,804 |
2020 | 62,100 |
2021 | 61,278 |
2022 | 60,558 |
2023 | 59,621 |
2024 | 58,488 |

即便考虑到日本全国性的少子化趋势,这种下降速度也堪称异常。正如《东洋经济在线》文章所指出的,这背后的最大原因,是年轻人和有孩子的家庭大量迁出市外。地价和租金的飞涨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居住选择。养育孩子需要一定面积的住房,而在京都,特别是在交通便利的区域,其经济负担极其沉重。结果,他们被迫做出决定,前往邻近的滋贺县大津市或草津市,或者通勤便利的大阪府卫星城,以寻求价格更合理、环境更优良的居住地。
京都市政府也官方承认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建设一个“受年轻人和有孩子的家庭‘青睐’的城市”的目标,但这些数据却揭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京都“并未受到青睐”。
2. 中心区域空心化,社区消亡:区级数据显示的差距
全市的数据固然重要,但分析市内11个区的具体情况,问题的根源就更加清晰了。儿童人数的减少并非在全市范围内均匀发生。
【图表2:京都市各区年度别儿童人数变化趋势】

最令人震惊的是旅游中心地带东山区的数据。2014年度有1,550名儿童,而到2024年度仅剩405人。2017年还有3所小学,2018年就只剩下1所了。十年间减少了74%,这种下降速度已到了危及社区存续的程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旅游公害”的一个侧面——随着入境游客需求的爆炸式增长,古老的居民区被收购,改建成酒店、高级旅馆和商业设施,导致居民被“赶出”家园。
在中心城区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这些地区曾经是“职住一体”的生活区,孩子们上学的声音是日常的风景。然而现在,承载着社区未来的孩子们的身影正在迅速消失,城市的职能也从“居住之地”转变为“游览之地”。与此同时,伏见区和右京区等周边区域的儿童人数也在减少,但速度远没有中心区域那么快。这种地域差异表明,京都市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人口减少,更是一种城市结构扭曲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下京区虽然进行了小学整合,但由于其便利的地理位置和土地开发带来的相对合理的地价,总人数反而有所增加。然而,京都站周边的地价依然飞涨,能有多少区域被保留为住宅区尚不明朗。
3. 教育现场的光与影:小班教学的益处与学校存续的危机
儿童人数的减少,理所当然地对作为日常教育场所的学校产生了直接影响。其中,既有看似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严峻的挑战。
【图表2:每班级儿童人数变化趋势】

首先是“光”的一面,即每班级儿童人数的变化。这个数字多年来一直保持在25人,尽管从2022年度开始减少到24人,但变化不大。可以说,这维持了“小班教学”的质量,让教师有更多时间与每个学生互动,提供更细致的指导。
【图表3:每所学校儿童人数变化趋势】

然而,在这背后隐藏着一个严重的“影子”。图表3所示的“每所学校儿童人数”从2014年度的370人持续下降,到2024年度降至354人。此外,小学数量也从2014年的184所减少到2024年的165所。
这表明学校本身的小型化正在进行,带来了诸多挑战。例如,学生建立多样化朋友圈的机会减少,社会性发展可能受到影响。此外,需要一定人数才能开展的社团活动(特别是团队运动)将难以维持,学校活动的规模也将缩小,从而限制了孩子们能够体验的活动范围。
从长远来看,如果小型化进一步加剧,学校的整合与废除将不可避免。学校合并不仅会增加孩子们的上学负担,还会使学校失去其长期以来作为社区核心的角色,并可能引发社区的进一步衰退。
4. 新趋势:国籍多样性带来的希望与挑战
在全市儿童人数持续减少的同时,有一组数据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动向,这令人十分关注。那就是外籍儿童人数的变化趋势。
【图表4:京都市外籍儿童总数变化趋势】

自2018年度的524人触底后,外籍儿童人数开始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22年度之后,随着新冠病毒边境管控措施的放宽,增长速度尤为显著。2024年度,这一数字达到665人,创下近十年来的新高。这表明京都作为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聚集地,以及一个全球性旅游城市,正在吸引国际人才。
在日籍儿童减少的同时,外籍儿童人数增加,这意味着市内小学的学生构成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具国际色彩。这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让孩子们从小就能接触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自然而然地培养全球意识。
然而,这同时也对教育现场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需要日语指导的儿童提供更完善的支持体系(JSL教育)、实现多语言沟通以便与家长顺畅交流,以及建立一个让所有学生都能互相尊重彼此文化背景的包容性教育环境,这些都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如何将这一新的变化浪潮转化为京都教育的优势,将考验着政府和教育机构的应对能力。
结论:京都站在十字路口,面向未来的选择
通过多角度分析这十年的数据,我们看到了一个严峻的现实:京都市在“文化旅游城市”的发展与“市民生活和养育孩子的城市”的功能之间,已经失去了平衡。旅游业的繁荣导致地价飞涨,将本应是未来希望的有孩子的家庭驱逐到市外,结果导致作为社区活力源泉的儿童数量急剧减少。
当然,京都市并非无所作为。“京都市基本计划”中也提出了加强住房和就业政策,以吸引年轻人和有孩子的家庭。然而,要扭转数据所示的十年间不可逆转的趋势,需要更根本、更贴近市民生活的大胆政策。
文化和旅游的魅力,只有在有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才能得以深化。一个居民离去、听不见孩子声音的城市,没有可持续的未来。倾听数据中反映出的市民“逃离京都”的无声呐喊,并认真致力于住房政策、城市规划和教育环境的重建,这是京都现在所面临的,将决定其未来的重大抉择。
Sources